设为首页  |  收藏网址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亚市委员会网站
当前时间:
搜索
汗洒大地助农致富的农民企业家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4日

——记市政协委员、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海雄

核心提示:为什么我的眼睛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因为挚爱,他摒弃繁华喧嚣,16载独守泥土芬芳。因为挚爱,他潜心求学,“师从”袁隆平等南繁基地的专家,传承甘于吃苦的科研精神。因为挚爱,从当初的借债筹公司到如今的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全岛布点。因为挚爱,几经挫折失败,让不可能实现的农业机械化育秧在三亚变成了现实。如今,因为挚爱,破除“海南水稻品质差”的怪圈,他肩扛使命,主动融入“互联网+”思维,誓言带海南水稻驶入品牌化快车道,走向天南海北。

荣誉纷至沓来,不变的是他对田地的那份执着。一顶草帽、一双人字拖、一台摩托车、短袖短裤、扎根乡野,来回穿梭的背影勾还是田间地头那抹最美的剪影。阳光的熏染、雨露的拍打,孕育了他勤勤恳恳、笃定淳朴的秉性。凭借着这股不服输的坚韧劲,带着许多的农户发家致富。他就是汗洒大地助农致富的农民企业家—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海雄。

情系露天实验室:真心换真情

16年,是一个青春的轮回。然而,陈海雄的16年,全身心地扎根在三亚的田间地头,研究杂交水稻技术,无怨无悔。

黄色涂料的外墙、几栋简单装修的2层楼房,零星点缀的几棵树,占据院子里一半的露天实验室,就是海南海亚南繁种业有限公司。除了外墙上挂了公司的牌匾,谁也未曾想到,这里曾是比尔.盖茨夫妇、袁隆平教授踏足参观的地方。谁也未曾料到,这么毫不起眼的地方,孕育了21个杂交水稻新品种,为三亚的粮食增产,为农民增收、贡献了一份力量。

“慎于言,敏于行”是陈海雄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陈海雄告诉记者,从事农业30年,有16年是扑在田间地头。这16年的“与世隔绝”,锻造了如今“不善言辞”“不会交际”的秉性。同时,“天道酬勤”的16年“淬炼”他研发出一个又一个技术产品,奠定了以后创业的根基。

今年52岁的陈海雄出身在乐东县。他说,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小到大跟着父母在田地里“串”,对土地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因成绩优异,1983年考入海南大学,家人喜出望外。但是,性格执拗的他没有如父母所愿,走上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而是选择当时比较冷门的农学院,选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大学时,每逢回家,都会挎着包到田洋去看看,给农作物把把脉,替亲朋好友作物解决病虫害问题。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种子海南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农技员,开始了漫长农民“生涯”。

因为之前,有许多的技术员推销种苗,销售完种苗后就放任不管。农户种的苗死的死,烂的烂,产量急剧减少,许多农户亏本。深受其害,久而久之,农户对前来村里推销的人拒之门外,也不再相信农技员,对他亦不例外。

从农村走出来,深知农户不易。面对村民的冷眼,这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用真情换真心。为此,他日复一日上门走访,主动下到地里,给种苗治病,普及病虫害知识,慢慢地村民对陈海雄的态度有所改观。后来,不需要他主动上门,许多的农户会主动找到他询问病虫害原因,主动寻求帮助。看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消除病虫害,替农户解困,看到农户从眉头紧锁到笑逐颜开,他心里比农户还要乐。

他自豪地说,三亚的每一片田洋,都有其辗转的足迹。许多的村民都把他当做村里人,睡觉闭眼时,脑海中还能浮现三亚的田洋版图。

华丽转变:16年辛勤耕耘酿硕果

有了多年的基层经验,又有广大的农户支持,他萌生了开公司的念头。1999年,从亲朋好友处借钱筹备公司。那时,公司只有3个人,办公室蜗居在车里。建厂房是为了便于“接待”顾客所用。

南繁基地,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南繁基地前来三亚的专家,成为他的“智库”,在这个天然的实验室里,他向各位农业界的“翘楚”取经,使劲吸吮专业知识。只要得知专家前来培育育苗,他必到现场观摩学习。这段时光,促进他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

他说,所谓南繁,即南繁育制种,是利用海南冬春季能够满足种植物周期生长繁殖的独特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从9月至翌年5月,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适应性观察、种子鉴定评估、扩繁和种子生产等活动。海南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是缩短育种周期、加快种子更新换代的“天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也是他的快乐园。

近距离地接触专家后,无论是对从事农业的态度还是开公司创业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陈海雄说,袁隆平等专家是学术泰斗,到了冬季,来三亚后,像普通的农民一样,匍匐在田地里,悉心观察育苗的变化,扎实地搞创作研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尽管专家们年迈,对土地的热情却更加炙热。专家们争分夺秒,会因为育苗的成功,欢欣鼓舞。也会因为育苗的失败,重振旗鼓,这就是科学的精神。这种孜孜不倦地求知精神,成为他生活的不竭动力。

后来创业后,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没有向其他企业家那样选择转行赚钱,而是踏踏实实地继续农业研究。后来,南繁基地要在三亚找一家公司将制种好的育苗培育、推广,好的信誉与口碑让他成为首选。他的公司就负责整合水稻南繁资源,培育和引进适合当地的水稻新品种,在全省推广。随着公司的口碑越来越好,名头越来越响,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

如今,该公司蜕变成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从事南繁水稻良种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技术推广,配备水稻栽培专业技术人员20多人,其中科研教授一名、推广研究员一名、高级职称人员3名。在三亚和乐东建有稳定的杂交水稻南繁制种基地3000亩,每年生产杂交水稻种子60万公斤。另外,该公司具有南繁种子研发团队,在天涯区羊栏村建有种子烘干精选加工储运中心、杂交水稻种子贮藏中心、农业科技110水稻专业服务站、现代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在全省设有健全的营销网络,每年销售杂交水稻种子100万公斤以上,推广示范水稻新品种、新技术面积达30万亩。

10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发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有21个杂交水稻新品种获得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其中有4个品种得到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他主导的科研项目“早籼稻优质高产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杂交稻博Ⅱ优15引种示范与推广”,“高产杂交籼稻特优209的选育及推广应用”等,分别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海南省科学技术奖》、《三亚市“十一五”科学技术奖》。

常学常新:助海南水稻品牌腾飞

事业有风生水起时,也有潮涨潮落时。他说,近几年发现水稻产量遭遇“滑铁卢”。种植水稻是个体力活,看天吃饭,并非旱涝保收,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不高。更无奈的是,现在的劳动力老龄化。为了破解产量难题,陈海雄不停地四处考察,终于找到了破解之道,推广集约化生产模式。他说,只有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育秧、插秧新技术才能解放生产力。可是,又遇到秧苗标准化不统一、秧地分散等瓶颈。

瓶颈只有一个一个攻破。他说,2011年带领公司科研队伍研究水稻工厂化育秧全套技术、设备,并于2012年申请了五项专利,工厂化育秧技术取得新的突破,建立了水稻工厂化育苗重点实验室。

对于秧地分散问题,他开始推广订单式生产、育秧插秧一体化的现代农业服务模式,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这种模式既“保姆式”服务,农户到该公司购买统一规格的秧苗,通过租赁或者购买插秧机代替人工插秧。该公司免费提供秧苗全套管理服务,农户只需负责田洋的养护即可。这种模式把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种粮积极性。三年内公司累计服务面积近三万亩。这种服务模式已经辐射海南琼海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等临近市县。水稻工厂化育秧促进机械化插秧的技术推广,。公司完成的“水稻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荣获《2012-2014年三亚市科技奖励二等奖》。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停地与时俱进,才能永葆企业发展的活力。

除了引进新技术、向农民发放培训教材、利用水稻110服务站平台、网络、手机短信等先进电子信息平台不定期告知农户施肥灌水、防虫治病技术要点,向农户宣传水稻日常田间管理知识,提醒农户做好水稻田间管理工作,确保水稻获得高产稳产,陈海雄还在做一件许多人认为啃硬骨头的事,正在推广海南品牌水稻。

“大家都认为海南水稻没有嚼劲,比较粗糙,并非如此,其实育才等地种植的水稻品质很好。以前,种植水稻无论好坏,收购价一样,打击农户积极性。”陈海雄说,要改变海南水稻并非一日之功,经过多年的研究,技术上的攻坚克难,他们团队刚刚研发出几个品种的海南水稻,无论是包装、品牌、形象标识系统已经非常完善,还形成安全追溯系统。 他信誓旦旦地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会学习“互联网+”的营销模式,重新解构海南水稻,扭转外地人对海南水稻的错误认知,将海南水稻推向全国,让海南水稻成为像海南一张绿色的城市名片。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亚市委员会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榆亚路1号
技术支持: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www.sanya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