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网址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亚市委员会网站
当前时间:
搜索
关于完善党员结对帮扶工作机制的建议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16日

当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三亚深入开展党员“双报到”及“万名党员连万家、民意诉求马上办”党群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由于工作及考核机制不完善,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引起关注。

一、结对帮扶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结对帮扶工作对象不够明确,基层执行难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万名党员连万家”部署要求,原则上每名报到党员需结对一户家庭或一名群众。但由于没有有效指导,基层在落实工作中以各自理解来开展,部分基层组织将帮扶的对象视同为贫困人群,在落实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有的基层社区(村)仅有少量脱贫户,但是包点单位的党员人数却大大超出脱贫户数量,同时辖区内群众大多生活条件良好,为了满足一对一结对要求,只能“生拉硬拽”确定帮扶对象。二是结对帮扶工作中都要求留痕,要填各种表格、拍摄工作照片等,部分工作涉及要帮扶对象配合,造成部分群众产生反感情绪,出现了党员与帮扶对象联系时,帮扶对象提出:“你们不要再打扰我了,我不需要你们的帮扶!”的情况。三是部分社区(村)结对帮扶对象的家人有在社区(村)工作的,为避免今后给家人带来麻烦,也出现了结对帮扶党员上门慰问时,不愿配合,不收任何慰问品的情况。

(二)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标准不明确,党员落实帮扶工作形式单一

帮扶机制初衷是为了增加与基层群众的联系,解决群众困难,提升群众获得感。然而,由于考核标准不明确,指导人员标准不一,在落实中,许多帮扶成了捐赠和慰问,脱离制度本意。

党员结对帮扶,一方面应该是给予百姓更加畅通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反馈通道,帮助其解决合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提供一些党员力所能及的帮助。然而在实际执行中,部分群众会提出一些不合理或难以解决的需求,比如帮忙提前购买公墓墓地、墓地打5折、帮忙找对象、帮忙找工作,诸如此类,个别群众即便帮忙找到工作,也往往干不了几天就离职或不愿去。出现这类情况怎么界定党员是否完成任务,相关标准没有明确。在指导中,有时指导人员会要求,实现不了群众心愿,就买点东西去慰问就行了。这使得党员的帮扶变相成了慰问,而且是带有“强制性”的慰问,脱离了政策本意。

(三)微心愿发布范围过小、心愿过大问题

目前各党群服务中心均有微心愿发布点,为许多百姓解决了问题。但心愿发布范围仍不够大,如何界定心愿是“微”的也是一个问题。有些社区可能出现剩余微心愿花费较大,党员不愿领取,但又没有其它心愿领取的情况。

二、关于结对帮扶工作的对策

(一)扩大结对范围,明确结对对象

根据不同需求的帮扶,扩大结对对象,结对对象可以是企业家、环卫工人、个体户、普通百姓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才能更好的掌握百姓的需求,才能发现政府工作的不足,才能将党的政策更好的宣传进千家万户。同时,扩大对象,也取消了社区干部及群众印象中结对对象都必须是贫困群众的固有印象,在互相交流和慰问时会减少相应的顾虑。

(二)取消简单的包点结对方式,探索开展依照需求选择的双向点单结对帮扶模式

每类人群的问题不一致,需求也不一致,机械的随机匹配方式不一定能有效切合百姓需求。比如有群众希望在税务方面得到帮助,如果给他匹配的是教育局的同志,那也许就难以解决问题。但如果能让百姓点单,针对性选择结对对象,很多问题就能及时得到解决。而有些群众也可以把自己的需求发布,党员干部可以选择与自己职业相关需求的百姓结对,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百姓解决问题。

(三)建立微心愿发布和认领平台

全市党员干部可以随意接取平台上心愿,一方面扩大了心愿领取范围,党员干部的可选性变大;另一方面,除了党员干部,各类企业家、爱心人士也可以方便的领取微心愿,部分对个人花费较高的心愿,可以通过企业家认领解决,提升微心愿的认领率。

(四)完善考核机制

持续完善结对考核机制,摒除简单的不能完成任务就慰问的方式,更多的从是否确实服务百姓的角度、百姓满意率的角度去探索考核机制。


(市政协委员,农工党三亚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周翔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亚市委员会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榆亚路1号
技术支持: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www.sanya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