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网址
欢迎访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亚市委员会网站
当前时间:
搜索
海棠政协 | 区政协一届五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编(二)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5日

编 者 按  

1月1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三亚市海棠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来自界别的9名委员先后在开幕大会上发言,为海棠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郭泽奇

经济界别1工作站委员郭泽奇发言

《关于把握入境游机遇激活海棠湾旅游新动能的建议》

作为我国著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三亚一直着力拓展国际旅游版图,俄罗斯入境游市场更是三亚旅游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作为三亚市辖区,海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与高端完备的旅游设施,具备开拓俄罗斯等入境游市场的深厚潜力。为进一步拓展海棠区入境游市场,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优化海域利用与沙滩配套。借鉴马尔代夫部分度假酒店的成功经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海棠湾酒店可联合海洋管理部门、专业救生团队,对酒店前海域进行科学勘测与规划,划出特定安全下海区域,并配备充足救生设施与人员值守。沙滩区域允许酒店自主创意布局,摆放如巨型海洋主题雕塑、梦幻海滨风相框等独具特色的打卡装置,增设舒适沙滩躺椅、时尚露营设备,打造多样化休闲场景,为游客营造惬意海滨度假氛围,提升酒店海滨体验竞争力。

二是强化特色服务供给。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强化酒店及景区关于俄语服务培训,确保前台接待、客房服务、餐厅点餐、购票咨询等环节沟通无忧。加大俄语标识投放密度,在酒店周边街道、公交站点、商业街区等游客常到之处增设清晰醒目的俄语标识。鼓励酒店餐厅与本地清真餐饮商家合作,引入正宗清真美食,或设置清真餐饮专区,丰富菜品选择,满足俄罗斯穆斯林游客饮食需求。

三是加大境外媒体宣传力度。可以借鉴学习泰国普吉岛的宣传模式,以海棠湾为IP组建专业的境外社交媒体运营团队,深入了解俄罗斯及其他目标市场游客喜好与社交习惯,量身定制海棠湾旅游宣传内容,如拍摄展现海棠湾奢华酒店、特色民俗、小众探秘线路的短视频。发起线上互动话题,邀请网红博主体验分享,在Facebook、X(twitter)、Instagram 等平台精准投放广告,提升海棠湾国际曝光度,吸引境外游客目光。

覃琳琳

农业界别工作站委员覃琳琳发言

《关于加速推进林旺大桥水域排水渠系统通畅与改造的建议》

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微妙变化及区域水文条件的动态调整,林旺大桥周边水域面积显著缩减,湾坡大排水渠的排水效能急剧下降。作为连接农田与水域的关键通道,该排水渠的畅通情况直接关系到周边农业生产的安澜与稳定。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紧急调拨专项资金。政府要高度重视,立即划拨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湾坡大排水渠的全面疏通、林旺桥体的适当拓宽及加固工程,从根本上提升区域排水能力。

二是科学规划改造方案。组织水利专家深入实地调研,依据科学原理与实际情况,精心规划排水渠改造蓝图,确保改造后的排水系统既能满足当前需求,又能灵活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挑战。

三是强化日常维护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排水渠的日常巡查与保养工作,确保排水渠道畅通无阻,随时应对突发水情。

四是实施综合治理措施。将排水渠改造与区域水环境治理相结合,采取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综合治理手段,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区域防洪排涝能力与水平。

林 静

医药卫生界别1工作站委员林静发言

《关于正常运营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议》

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指导、居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居民健康具有关键作用。为确保海棠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顺畅运营,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强化保障,确保设施高效运作。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发挥协调联动作用,携手三亚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多渠道筹措资金,进一步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持续性资金投入,建立市区两级财政保障体系,设立专项维护资金,确保医疗设备的良好运行和水电基础供应畅通。上级医院应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选派专家或经验丰富的医师,通过定期坐诊、病例讨论等方式,对服务站的医务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升其诊疗水平。

二是优化人才吸引政策,筑牢人才根基。全方位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的综合待遇,涵盖薪资报酬、福利待遇、职称晋升通道等核心层面,确保其劳有所得、付出与回报成正比,全方位增强岗位吸引力。同时,为医务人员量身定制丰富多元的职业发展规划,定期选拔优秀人员前往上级医院或医疗集团进修深造,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延展职业上升空间。

三是细化管理流程,提升协同效能。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积极、主动对接三亚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或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梳理各单位职责权限,制定权责清单,明确责任主体,消除职责模糊地带,优化工作流程,全方位提升协同工作效率,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钟俊文

中共界别委员钟俊文发言

《关于进一步规范海棠区居民安置区电动自行车停放的建议》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海棠区各安置区中,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较为普遍。然而,电动自行车的随意停放和违规充电问题不仅影响了社区的整体环境,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集中停放点。根据安置区实际情况,科学选址并建立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点,如龙海、龙江这样的大安置区应多设立点位,既保障居民生活便利性,又确保不占用公共通道、消防通道等关键区域。同时,集中停放点应配备必要的照明、监控等设施,保障居民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安全。

二是建设智能充电设施。集中停放点安装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充满自动断电等功能的智能充电桩,还可在停放点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火栓、车棚灭火球等,确保车辆充电安全。此外,推广使用手机APP等智能化管理手段,方便居民查询充电桩使用情况、支付充电费用等,最大限度方便居民在集中停放点给车辆充电。

三是加强日常管理与监督。相关部门联合制定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管理制度,明确安置区居民停放电动自行车和充电的行为规范;加强日常巡查,对乱停乱放、违规充电等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确保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设立举报平台或热线,鼓励居民参与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

四是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资料、开展讲座等方式,向安置区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和充电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电动自行车管理相关信息,引导居民自觉遵守管理规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三亚市委员会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榆亚路1号
技术支持:三亚传媒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2 www.sanyazx.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琼公网安备 46020302000015